(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地面公交为抓手,不断优化便利老年人出行的公共服务
“以前台阶多,最怕上下车。现在一抬脚,就能轻松上车。”在河北石家庄一趟适老示范线路公交车上,提到低地板低入口的纯电动车辆,乘坐的老人立马打开话匣子,言语间透着获得感。
在交通运输日益发达的今天,尽管地铁出行速度快、打车出门高效率,但每日穿梭在城市路网的地面公交,依然是老年人主要的出行工具。相关调查报告显示,75%的老年人日常出行距离在5公里以内,21%的老年人日常出门活动范围不超过1公里。相对简单的出行需求,让便捷实惠的地面公交成为老年人的“心头好”,故而公交也成为适老化改造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各地以地面公交为抓手,通过推行适老示范线路,不断优化便利老年人出行的公共服务。不仅在河北,自2021年以来,越来越多城市以“绣花”功夫,对城市公交进行适老化改造。
“绣花”功夫在于“尽精微”。从具体难题入手,在细节处发力,才能改得其所。在硬件上,要盯住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加以改造和调整。比如,沿途公交站牌改用“大字版”,配合发车语音提示等。在软件上,要改进服务,要求乘务人员“多看一眼、多等一会儿、多搭把手”。从细微处着眼,一车一站中透出的巧思,正是为提升老年人出行获得感作出的尝试与努力。
“绣花”功夫也在于“致广大”。别看适老化改造多是“微建设”,却是一项需要着眼整体的系统性工程。大型、超大型城市往往路网复杂,循序渐进提升公交适老化改造水平,绝非轻而易举,需要有关方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作出统筹协调、科学谋划。通过综合分析公交线路及客流数据,优先选取能够串联起菜市场、公园、医院等老年人高频活动场所的线路进行有序改造,更好满足老年人出行需求,让适老化工作更可持续。
出行适老化改造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之举,也是让更多老年人共享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各方在资金、用地、设施和服务上接续发力,不断提升适老化出行服务的广度、精度与温度,必定能增进更多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标签:
上一篇 : 建兰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