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认识
翔鹭纹铜鼓
(资料图片)
咚!咚!咚!
崇山峻岭间
两岸的人们随着节奏狂歌劲舞
这雄厚的声音从哪儿来?
你以为它只是一面鼓
其实曾经是一口锅
铜鼓,铸铜为之,虚其一面,覆而击其上。
——唐代杜佑《通典》
铜鼓以铜铸造
有面无底,壁薄中空
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古代乐器
然而,它曾经的身份居然是锅!
铜鼓最早从煮饭的铜釜演变而来
当时的人们吃饱喝足了
就把它翻过来敲打
后来,煮饭有了专门的锅具
用来敲打的锅就演变成了铜鼓
从西南先民的炊具中获得新生
自此,铜鼓走上了成为重器的不凡之路
墓主人是个音乐迷
有自己的“专属乐队”
到了西汉时期
铜鼓成了权力的象征之一
不过,与鼎用数量区分地位高低不同
铜鼓以大小表示权力强弱
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
——晋代《广州记》
拥有的鼓越多、越大
其地位也就越高
“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
这面翔鹭纹铜鼓面径有近60厘米
重达30.75千克
可见铜鼓的主人地位一定极不平凡
随着这面铜鼓一起出土的文物中
乐器占了很大一部分
羊角钮铜钟、竹笛、铜锣……
可以说
墓主人是个不折不扣的音乐迷
笛声悠扬,钟鼓和鸣
看来组乐队这件事
古代的岭南早就有了!
△人面纹羊角钮铜钟,罗泊湾汉墓出土,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八孔竹笛,罗泊湾汉墓出土,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除了“又大又重”之外
翔鹭纹铜鼓也是目前所有存世的铜鼓中
最为精美的一面
和大多数的文物不同
它出土于泥水之中
可正得益于此,保存得十分完好
精美的纹饰就像刚铸造出来一样
壮族自称“鸟的后裔”,向往芒星太阳
铜鼓上刻画了形态各异的鹭鸟
正是他们一生不羁爱自由的写照
此外
鼓身还饰有羽人划船纹和羽人舞蹈纹
线条简单却充满生命力
壮族斗鼓怎么斗?
敲鼓还有新花样
在鼎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今天
铜鼓的铸造和使用却从未间断
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流传至今
每当春节、三月三等重要节日
广西东兰的壮族群众会扛上家里的铜鼓
去参加一项尤为重要的铜鼓活动——斗鼓
对阵双方的铜鼓一字排开、鼓足相对
展开一场声音的较量
赛况激烈时要持续斗上几天几夜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居住的白裤瑶
以铜鼓为民族象征
他们有独特的敲打方式
需要两人前后配合
使音色丰富,气势恢宏
如今,在岭南很多地方
还回荡着铜鼓的浑厚声响
它如同一本无字的民族历史百科全书
见证着八桂大地上古老而灿烂的文明
铜鼓锵锵,声震千年
标签:
上一篇 : 天天速讯:常州信用贷款能否提前还款?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