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5月10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朱强 杜宏伟)“眼看着十多头肉牛该出栏了,可一时半会找不到销路,把我愁得吃不下饭……”甘肃省灵台县兴翔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亚玲说,就在自己一筹莫展时,产业链党委帮她解决了燃眉之急,确保十多头肉牛及时出栏。
灵台县饲养的“平凉红牛”(央广网发 杜宏伟 摄)
近年来,灵台县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党组织作用,着力破解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以支部为单位定期深入一线,掌握企业和大户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形成了产业链牵头、部门党组织引领、责任单位和“链主”企业带动、链上企业协同推动的“1+X+N”党建组织体系,探索出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发展互促共建、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前养牛都是单打独斗,常常会走弯路。现在不仅培训多了,还有人领着我们发展,这对我们养牛人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灵台县百里镇冢子山家庭农场负责人李存堂说,集中观摩、培训活动让他学到了很多实用技术,也让他对以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灵台县畜牧兽医中心干部在养殖场开展防疫工作(央广网发 朱强 摄)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与党员的先进性,解决群众在肉牛养殖中遇到的困难,灵台县畜牧兽医中心党支部以“百名党员干部进百场”活动为载体,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定期组织开展观摩培训、送技术上门等活动,让畜牧从业人员对牛产业未来的发展信心倍增。
姚军福是灵台县上良镇北张村党支部书记,也是灵台县盛丰农牧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近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上良镇北张村的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并探索出了一条“支部引领、党员行动、全民参与、产业兴村、民主管理”的产业发展路子,使该村牛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村民们也亲切地称姚军福为“牛支书”。
姚军福为自己饲养的牛添加饲料(央广网发 杜宏伟 摄)
“在牛产业发展上,姚书记对我帮助很大,没有他的帮助就没有我现在的好日子!”上良镇北张村养殖户姚义平说,“刚开始养牛时资金困难,‘牛支书’便把牛犊赊给我,等到养大出栏后再给钱,我也从起初的几头牛发展到了现在的存栏16头,去年养牛纯收入就达到了8万多元。”
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灵台县通过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农户参与模式,推动牛产业不断发展。像姚义平一样,在党组织带动下以肉牛养殖实现增收致富的群众越来越多。
技术人员为群众讲解饲料搭配(央广网发 朱强 摄)
灵台县畜牧兽医中心主任史海刚说:“下一步,我们将以提升牛产业链党委组织力、激活创新力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聚合效应,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常态化联系,积极推行牛产业链‘行政+技术’双包责任制,通过实地走访、活动共建等形式,引导上下游企业主动融入产业链党组织,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党建联建工作和企业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全县牛产业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陈文
标签:
上一篇 : 【天天新要闻】李家超率团抵达重庆,将展开为期三天的访问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