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的“客”意为:客游在外的游子。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资料图片)
3、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4、原诗:《夜书所见》宋代: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5、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6、释义: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7、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8、注释:萧萧:风声。
9、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10、3、挑:挑弄、引动。
11、4、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12、5、篱落:篱笆。
13、作者简介: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
14、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
15、生卒年不详。
16、扩展资料: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
17、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18、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
19、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20、这首诗也有这个意思。
21、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张镃《满庭芳·促织儿》)。
22、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
23、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
24、全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
25、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
26、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
27、以“篱落一灯”隐寓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28、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夜书所见。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上一篇 : 四四频道好宝宝_四四频道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