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人民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10日完成远程遥控生产改造与调试工作,具备在台风期间保持连续安全稳定生产能力,成为世界首个具备遥控生产能力的超大型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每年可增加天然气产量供应超6000万立方米,可供47万家庭用一年。
“深海一号”能源站。谢集潇摄
“深海一号”大气田位于海南岛东南海域,最大作业水深超过1500米,运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年产气量达30亿立方米。气田自2021年6月投产至今累计产气超45亿立方米,外输凝析油超45万立方米,自主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超深水气田运维技术体系,实现了超深水气田投产后快速达产并保持高产稳产。
“目前‘深海一号’的生产处理设备经过精心调试已达到最佳运行状态,气田稳产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夏秋季节多发的台风。”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总经理李劲松表示,中国海油把“深海一号”定位为华南地区“由海向陆”保供的主力气田,在气田投产后投入技术力量实施台风模式改造,以期最大限度减小因台风关停对下游用户的影响。
“深海一号”气田维修人员检查“深海一号”能源站的通信设备。周宇摄
据李劲松介绍,在装备改造升级过程中,中国海油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确定了平台抗风暴吃水安全范围等关键指标和涉及超过270套相关设备的改造调试方案,推动建设“深海一号”陆上操控中心等配套设施,成功实施了远程监控测试和恶劣海况条件下的遥控生产测试,使“深海一号”具备了远程遥控生产能力,每年可增加天然气产量供应超6000万立方米,可供47万家庭用一年。
“深海一号”能源站上的防爆履带式智能巡检机器人。周宇摄
“在实施远程遥控生产改造的同时,‘深海一号’同步开展多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探索,努力建设超深水智能气田。”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力介绍,通过建立超深水气田的数字孪生模型,技术专家在基地生产运营中心便可了解“深海一号”运行状态,对设备故障进行远程诊断;通过升级声光探测智能监控设备,“深海一号”建立了覆盖水上和水下的立体安防系统;依托5G在工业物联网上的应用,平台各种设备可以实现互通互联,现场操作人员通过5G智能移动终端就能实时掌控能源站的运行状况。
(责编:赵竹青、吕骞)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标签:
上一篇 : 哈尔滨扬沙天气来袭,“吃土”原来因为它 焦点简讯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3月16日,盛和资源(600392)副总经理毛韶春、黄厚兵,财务总监夏兰田,董秘郭晓雷,通过上交所集中竞价交...
2022年3月15日,这是继1983年以来的第4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消协组织围绕共促消费公平消费维权年主题...
首批金控牌照的归属出炉,两家公司拿到许可证。3月17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已批准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
时隔半月之久,西宁市城北区逐步推动复工复产,往日的生机活力被渐渐寻回,牛肉面红油飘香、包子铺炊烟...
音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事业。英国音乐人亚当(Adam)告诉记者,在中国的十几年里,...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舞蹈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